为什么把垃圾当宝贝一样回收? 2013-10-18 绿色地球
我们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通常有四种:回收再利用、堆肥、填埋、焚烧。在垃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越多的可回收垃圾进入回收渠道,就会有越少的垃圾需要被填埋和焚烧。
填埋
这种古希腊时代的垃圾处理办法,至今各国仍在沿用。无论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简易填埋,还是有严格技术要求的卫生填埋,核心做法都是:选好场地,以垃圾分层覆土埋入坑。而采用焚化、堆肥等方式处理的城市垃圾,也有部分剩余物需用填埋法进行最后处置,称得上是最古老、最终极的垃圾处理方式。
理想状态下,这种方式没有太大损害,还能回填一些人工坑洞,如废矿坑、废粘土坑,废采石场,帮助恢复地貌,在严格的技术标准下,甚至可用于人工填海。实际情况是,作为一个分类回收不彻底、厨余垃圾超多的吃货大国,我们的填埋场要面对的垃圾量和卫生情况相当严峻,部分填埋场以臭气熏天、苍蝇满地、污水横流形容并不为过,严重污染了空气、土地和地下水。
而我们面临的最最严重的情况是,没地儿了。所以,当摄影师王久良以北京周边垃圾填埋场为拍摄对象的纪录片《垃圾围城》播出时,各城市纷纷中枪。
它们准备肿么办捏?烧。
焚烧
集中垃圾,入炉焚烧,这种欧美发达国家常用的垃圾处理方式,能通过焚烧垃圾中有机物质,有效缩减垃圾重量和体积(可将垃圾重量减少至原来的20%~15%、体积减少至原来的5%~4%)。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废气经去除有害气体和微粒后排入大气,炉渣则以填埋处理。就这样,山一样的垃圾瞬间化为一小堆炉渣,还能以热能发电发展环保经济,也难怪各地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纷纷上马垃圾焚烧项目了。
可不同于欧美国家,我们的垃圾里含有大量厨余,湿漉漉的,不易烧,而炉温达不到要求容易产生二恶英,何况还有那些因未经仔细分类就入炉的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这样焚烧不仅会降低以重金建造的焚烧炉寿命,也很难让排出的废气真正达到排放标准。
垃圾的成分不变,再高端的焚烧炉也经不起折腾;信息不公开,再成熟的技术也难以有让人心悦诚服的说服力。于是许多焚烧项目一上马便遭到了听说建垃圾场不问青红皂白就跳起来的不明真相的群众以及对垃圾焚烧比较了解但因信息公开不给力而拒绝配合的群众的联合抵制。
怎么办呢,动机良好的环保部门也挺委屈的:没地方埋,还不让烧,到底要怎样嘛。
(⊙v⊙)嗯,我们一起给垃圾分类吧(╯▽╰),将可回收物收集起来回收再生,把部分厨余用来堆肥,从源头减量,让垃圾不再堆积成山,垃圾成分也因此变得纯粹,一入炉就咻咻烧完,排出的废气还不会引起雾霾天~\(≧▽≦)/~ |